Abstract
作為海外漢語學者,金安平的《論語英譯及評注》展示了不同於國內學者的另一種關注角度:將《論語》視為一個整體,試圖尋找一條貫穿其中的線索,以呈現更為宏大的故事。她把《論語》置於廣闊的思想歷史背景之中,以集傳統解經學大成的劉寶楠《論語正義》為底本,精簡地反映了歷代注疏探討的主要議題;同時以西方語文翻譯中國古典,展現出跨文化的獨特認知。《論語》不是智慧哲言和奧義知識的集結,而是一部記錄孔子生活和教書的著作。儘管只是吉光片羽的碎片,追尋他的聲音,仍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 :他對政治的主張、對德行的理解、他如何解決生活中的難題,他汲汲以求的理想以及他的無可奈何和局限。這是孔子將自己呈現給世界的樣子,也是本書試圖讓我們看到的。在蒙田散文英譯的導言中,唐納德·弗雷姆告訴我們,“蒙田不易界定…然而這一難題正好指向了答案:書即是人 ”。 或許孔子與《論語》也是如此。
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|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: 英譯及評注 |
---|---|
Original language | Chinese (Simplified) |
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| 论语 |
Sub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 | 英译及评注 |
Publisher |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ISBN (Print) | 9787559817785 |
Publication status | Published - Jun 201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