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stract
世界上沒有一個社會福利制度是完美的,香港的福利制度亦複如是。戰後六十多年,香港慢慢摸索出自己獨有的福利架構,這個制度內容豐富而複雜,已經不可以用剩餘格局來概括,部分物資按社會公平和公民權利原則分配,一些福利物品幫助非富有階層,條件最為嚴苛的是提供給不能自助者的經濟援助。不可否認的是,公共部門起到了主導作用,相關制度雖然瘦削但不致於吝惜 (lean but not mean),並且具有相當的有效性 (effectiveness) 和穩定性(stability)。內地實行改革開放,確立市場經濟取得驕人成就,社會制度滯後的問題卻更為突出。為了解決社會矛盾,構建和諧社會,一個全面和完整的社會福利制度不可缺少,香港的相關經驗可供參考的地方不少,包括發展服務性的工作,擴大專業人員的培訓和配置,推動公共房屋政策和服務,鼓勵非政府部門的參與,構建混合型的服務組合框架。當然,香港的經驗不是全部有用,內地如能取長避短,擇優而用,因內地的條件,加入必要的制度創新,不失為優化和完善中國社會福利體制的有意義探索。
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| Introducing Hong Kong's Welfare Model and Its learning Points for Mainland China |
---|---|
Original language | Chinese (Traditional) |
Publication status | Published - 20 Aug 2009 |
Event | Guangdong-Hong Kong Social Service Exchange and Research Conference - Beijing, China Duration: 20 Aug 2009 → 21 Aug 2009 |
Conference
Conference | Guangdong-Hong Kong Social Service Exchange and Research Conference |
---|---|
Country/Territory | China |
City | Beijing |
Period | 20/08/09 → 21/08/0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