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英關係與殖民管治: 金文泰在香港1925-1930

陳學然*, 吳家豪

*Corresponding author for this work

Research output: Scholarly Books, Monographs, Reports and Case StudiesRGC 11 - Research book or monograph (Author)

Abstract

[香港電台“開卷樂”訪談: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2/programme/bookview/episode/1005363)]
管治香港的二十八名港督中,如果論深入香港社會及中國內地活動,特別是在香港華人社會建立人際網絡的,莫過於金文泰了。金文泰於1925 年至1930 年督港的四年間,中英關係出現巨大轉變,英國由肆意侵凌中國的帝國主義者,變成只求「守住老店」的貿易伙伴。由1925 年爆發的省港大罷工、1927年的漢口和九江租界被中國人民回收、1928 年蔣介石北伐成功統一中國、國民黨內部與粵系軍政領袖的矛盾等等,都影響英國調整對華政策。但在上述各事件中,金文泰與外交部的意見都不協調,這些外在的政治大變局,無可避免對金文泰在香港的內部施政帶來重大影響。

本書作者通過鑽研藏於英國牛津大學金文泰檔案中的私人信函、家書以及早年日記,探討金文泰在香港的生活經歷。他於1899年以「官學生」身份到香港任職十多年,以及1925年11月重返香港出任港督至1930年突然離任,他的「高瞻遠矚」、他在督港期間所推行的各種政策乃至留下的政治遺產,於今天而言仍然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。藉着剖釋金文泰備受華人稱頌的原因,深入梳理他作為資深殖民管治官員背後的各種政治謀算── 包括永遠佔據新界以徹底解決九七問題,進而揭示英國殖民管治下的各種看似有利於港人的政策,其實不過是基於維護英國在華長遠利益而推行的。
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中英关系与殖民管治: 金文泰在香港1925-1930
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(Traditional)
Place of Publication香港
Publisher中華書局(香港)有限公司
Number of pages340
ISBN (Print)9789888862320
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- 15 Jul 2024

Bibliographical note

Research Unit(s) information for this public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author(s) concerned.

Funding

本書得以完成,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(RGC)新近撥款支持本人參與的研究計劃。本書的檔案文獻搜集與研究成果,與以下正在執行的研究計劃/ 項目的獎助息息相關。 1.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restigious Fellowship Scheme (Project no., RGC ref: CityU 31000723) 2. 「白話文在香港的初期發展史(1920-1935)」(GRF Project no. CityU 11606123) 3. 「嶺南文化與世界:廣東文人文化景觀的建構及轉變(1821-1949)」 (Collaborative Research Fund 2022/23; 計劃編號 C4006-22GF)

Cite this